購物血拼

      到了巴黎,沒買東西怎麼會對的起自己呢?尤其是設計感十足的東西到處都是,最令我驚訝的是一般的五金行裡,連榔頭這種工具都有五顏六色外加小花兩朵的可愛型塗裝。

      當然啦,各式各樣的名牌商品也是逛到眼酸,只差沒買到手軟。不過內地來的人,似乎也對名牌情有獨鍾,在LV外面,有內地同胞要給我小費,請我幫他買幾個包包,在大街上也會有內地人聽到我講中文來問我路,手上握著的是名牌的清單。

       買了東西,別忘了退稅,只要在同一天、同一商店消費超過175歐元,就可以申請退稅喔。

 


個性小店林立的瑪黑區

4 Dec - 曾經是收容外地流浪漢而出名的瑪黑區,現在可是個性商店林立的地方了,很多設計感十足的商品,這一區每一家商店都有各自的特色,跟名牌商店那種商品可以出型錄的量產化截然不同,很多東西錯過就沒有了。往共和國廣場的路上,還意外的遇到馬戲團的場地哩!


春天、拉法葉百貨

28 Nov - 到巴黎購物,大概沒有人不去這兩間百貨公司的吧!進到裡面一看,人山人海,而且真的都是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,巴黎人在這裡真的只能算是少數人種。每個專櫃前面都排滿了敗家的人


群。百貨公司開成這樣真的賺翻了!

    大陸來的觀光客多到退稅都有中文服務,但態度實在令人不敢恭維,建議英文還可以的人找英語服務的窗口就好了!在裡面逛發現一點,超市的巧克力,賣的比外面一般的超市還便宜哩!


廊道

3 Dec - 百貨公司的前身,就是巴黎這些廊道。有些廊道的歷史可回溯到十八世紀。廊道的特色是古色古香的商店,搭配上鋼骨跟玻璃所構成的屋頂,遮風又避雨,但似乎人們的購物習慣已經不復以往,狹小的廊道裡只剩下懷舊的巴黎人跟看熱鬧的觀光客了!

    在聖特諾黑路上,發現了一個現代化的廊道,現代化的建築,保留了玻璃遮雨棚的特色。六七層樓高的廊道,寬敞的巷弄,商店還有車行,但卻缺少了點廊道該有的味道。 


名店街

28 Nov - 時尚之都巴黎,到處充斥著名店聚落,市中心所謂的名店街就有七八條,在這些街道上,一堆觀光客大包小包都是名牌的袋子,也有巴黎當地的貴婦穿梭,身上的衣著基本上都跟雜誌封面沒啥兩樣。

    要買名牌,來這幾條街就錯不了,例如拉丁區的聖哲曼大道、凱旋門旁的香榭大道、蒙田大道、以及羅浮宮旁的聖特諾黑路。建議先去百貨公司買先,比較容易累積退稅,然後再來這裡找漏網之魚。


巴黎的西門町-磊阿勒

3 Dec - 磊阿勒的感覺,跟台北火車站周邊有點類似,快鐵、地鐵的轉運中心在最底層,地下還有個很大的商場,地面上是徒步區以及數不清的餐廳。

磊阿勒商場裡面,有很多設計感十足的店,價格並不會說很頂級,當然啦,就

 


有人在裡面敗家了一頂漂亮的帽子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nvin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